今年以来,阜宁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交易实践中,积极探索研究交易规程,制定全程规范化指引,坚持“两超前”、狠抓“三落实”,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和高效化建设。
坚持超前交易。年初,组织镇村清理登记农村集体经营性“三资”,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预警台账、合同台账和年度交易计划,按照合同到期两个月前启动下一轮交易的要求,把每个项目交易规划到具体日期,并由镇区农经站提前向村级组织下发《限期交易通知书》,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在承包期结束前发包出去,不出现承包期断档和错失种养季节。
坚持超前结算。在交易前,按照年度承包金的标准收取交易保证金,成交后,保证金直接转为第一年承包金。在协议有关流转缴纳条款上,要求流入方必须按提前两个月缴纳年度流转价款,否则流出方有权收回经营权,重新组织发包。超前结算让村集体和农户的发包收益得到充分保障,也调动村集体和农户进场交易的积极性。
狠抓民主决策程序落实。在项目交易审查中,重点严格审查村级组织民主决策程序履行情况,重大事项必须履行“四议两公开一监督”程序,把交易项目的流转用途、流转期限、交易底价、交易方式、结算方式等具体事项全部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,一切以大家说了算,交易中心则按照村民代表决议进行交易。
狠抓民主监督程序落实。从村级启动交易申请到协议执行,每个关键环节都坚持公开公示,村民代表决策内容和结果公示、交易公告公示、组织村民代表参加交易会、交易结果公示、资金结算公示,交易公告除网上、村务公开栏发布,更是在全县21个县镇农村产权交易信息群中发布。交易全流程公开、透明,让村民感受到交易的公正、规范。
狠抓违规责任追究落实。县纪委、县委农工办坚持持续明查暗访,严查场外交易线索,对于相关责任人实行违者必究的高压惩处态势,今年来,先后对6个村的10个违规场外交易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,并在全县通报处理结果。违规责任制度的落实,强化基层干部的纪律意识,有效推进农村产权进场交易。
强有力的工作措施,推进了阜宁县农村产权交易的快速发展,从8月份开始交易截至目前,全县共成功交易项目440宗,交易金额超亿元,连续3个月被省评为“交易之星”。
(魏浩 丁宏广)